中国户外运动行业目前正迎来快速地发展期,尤其是精致露营、冰雪运动、飞盘、陆冲等玩法的兴起使室外运动更加大众化,从最初追求“专业”、“刺激”到追求“社交”、“放松”,并且更看重户外装备的颜值与格调。除此之外,户外运动参与人群呈现年轻化、城市化、女性化的趋势。2022年中国户外运动用品市场规模为1,900.42亿元,同比增长21%,2018-2022年CAGR为27.1%,头豹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800.5亿元。
1.随着2020年宏观环境的影响,跨省跨国旅游受到长途旅游的限制,市郊、乡村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因此露营、徒步、飞盘成为消费者的选择,其专业性要求较低,且能满足居民社交放松的需求,根据南方民报调查数据,露营、徒步、登山等户外活动人数比例均超过30%,其中露营最为出圈。2.国家政策的全力支持和体育赛事的热度不减,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均对户外运动的发展做出指导,其中《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25年)》更是为户外运动发展指明了目标,到2025年,户外运动参与人数一直增长,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与此同时,冬奥会等赛事受到全民关注,滑雪等户外运动走进大众视野,大大拓展了户外运动的渗透率。
未来,户外运动用品行业规模将持续增长。1.户外运动属性从专业化、挑战化向轻量化、休闲化、社交化趋势发展,花了钱的人户外运动用品的消费逐渐升级,根据南都民报调查,2022年接近50%的人更看重社交氛围,大大带动以精致露营为主的精致户外项目比例提升,41%的居民认为户外运动具有时尚潮酷属性。2.从国际经验看,消费者从事体育的形式和消费意愿与GDP发展水平有一定联系,当人均GDP超过8,000万美元时,滑雪和骑行开始兴起,当超过一万美元时,潜水、自驾、冲浪等活动兴起,居民的运动需求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中国人均GDP在2018年已超越一万美元,已满足全品类户外运动经济条件。随着《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25年)》的推进,户外运动用品的品类将向全品类发展,户外运动场所和相关户外企业持续高增,提供多样玩法。预计到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户外运动用品行业规模达2,530.62亿元。
目前中国户外运动用品行业呈金字塔型竞争格局,高端市场几乎被海外品牌垄断,中国户外运动用品品牌大部分定位于大众市场,仅有少数品牌凭借高产品力跻身中高端市场,第一梯队基本被如始祖鸟和猛犸象等海外品牌占据,这主要是由于海外户外运动历史悠远长久,海外品牌在制造户外运动用品有着几十年的经验,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及较高品牌忠诚度的消费者群体。第二梯队由海外二线品牌哥伦比亚及少数国产品牌牧高笛、探路者等构成,中国部分户外品牌近些年凭借高性价比和不断的提高的产品的质量,逐渐跻身中端市场,在品牌调性上亦更符合中国审美,第三梯队以原始人等为代表,其产品能满足大众日常的户外运动需求,即休闲和娱乐,兼具品质和性价比。
形成当前竞争格局的主要驱动因素如下:1.中国户外运动用品品牌众多,但多数以OEM起家,产品相较始祖鸟和猛犸象等高端及成熟企业,在品牌力和营收方面存在比较大差距,海外户外运动用品公司亚玛芬2022年大中华区的营收为37.6亿元,中国户外运动用品的领军品牌探路者2022年的营收为11.4亿元。2.自2020年户外运动兴起以来,户外运动用品公司数剧增,根据企查查,截至2024年1月,户外运动用品相关公司数量已超20万家,其中在2020年后成立的企业超10万家,迅速增加的企业使得行业内竞争愈发激烈。
未来行业的头部市场集中度将逐渐提高,中国品牌将逐渐跻身中高端市场,1.花了钱的人中国品牌的认可会逐渐上升,根据社科院发布的《2022国货市场发展报告:新媒介、新消费与新文化》显示,59.5%的花了钱的人国货品牌相当看好、支持国货品牌发展;30.7%的花了钱的人国货比较看好,希望国货品牌愈做愈好,持两种观点的消费者共同占比超过90%,但中国户外运动用品品牌的产品功能性较弱,科技含量不足,同质化严重,尚未形成较高行业壁垒,对跻身中高端市场和加强行业集中度起到一定阻碍。2.中国头部企业对海外品牌的合并并购将推进竞争格局的改变,如安踏集团联合众多资本方收购亚玛芬体育所有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股份,安踏以371亿元完成了收购,占股57.85%,使得海外高端品牌始祖鸟成为安踏的子品牌,未来随着长期资金市场的合并并购,户外运动用品竞争格局有望改变。
头豹科技(中文简称“头豹”,英文简称“LeadLeo”)正式成立于2018年,是中国领先的行企研究原创内容平台和中国首家数字化研究服务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