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5日,蒋介石病逝于台北士林官邸,终年88岁,一代枭雄就此与世长辞。
夫人宋美龄和长子蒋经国亲身给他穿寿衣,周围有仔细的人静静数着,一层又一层,他们给蒋介石总共穿了7件袍服7条裤子。
蒋介石的遗体安放在大理石棺中,棺上蒙着黑丝绒布,由蒋经国运往蒋介石生前寓居的桃园慈湖行宫停放,到今日都没有下葬。
我国的传统习俗是人逝世后要入土为安,蒋介石逝世后为啥不下葬?又为何穿了7条裤子?这不只让外界议论纷纷,也让许多人心生疑问。
1948年,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节节胜利,势不可当所向无敌,如洪水决堤溃不成军,他们在大陆的败亡已成定局。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怀着失望的心境坐飞机脱离南京,回到老家溪口,在那儿住了 3 个月,4 月 25 日,他在儿子蒋经国的陪同下去祖坟祭拜了一番。
然后,蒋介石心境无比沉重地登船去台湾,船渐行渐远,深知此一去恐怕是永诀故土,忍不住泪湿衣襟。
初到台湾,蒋介石不甘心失利,还梦想着,但是,朝鲜战争迸发后,我国人民志愿军打败美国的音讯传来,他重返大陆的全部期望都化为乌有,大陆已是他归不去的故土。
蒋介石晚年常去金门观察,站在岛礁上往西看,由于那儿是他的家乡,那里埋着他相依为命的母亲。
1960 年的一天,蒋介石坐车出去散心,车开到台北市南 60 公里的大溪镇,从车窗望去,外面的青山绿水似曾相识,触景生情他让车队停下。
下车后,蒋介石环顾四周,发现这儿的风光和老家溪口很像,弯曲明澈的流水像家门口的那条小溪,跌宕起伏的山峦像家乡的武岭山。
他单独走向湖边四处瞭望,有人向他介绍,这个湖叫牛角楠埤,因其形状像牛角而得名。蒋介石感慨万千,首要想到的是早逝的母亲,所以将这个湖改名为慈湖。
随后,蒋介石在慈湖修建了行宫,常常在这儿寓居,越到晚年思乡心越重。蒋介石年少失怙,是母亲千辛万苦将他养大,当他有才能让母亲过好日子时,母亲却一病不起撒手人寰。
在大陆时,蒋介石在母亲的忌日都要亲身去坟头祭拜,到台湾后这份孝心只能埋在心底了。
1974年,蒋介石病重,他自知时日不多,就立下遗言,内容是等将来祖国统一了,要么把遗体移葬到南京紫金山,陪同在孙中山先生的身旁,要么送回浙江奉化溪口安葬在老家母亲身旁。
蒋介石临终时,对着儿子蒋经国说出最终的遗言:“吾儿牢记,一天不回大陆,棺材就一天不能入土……一定要依照我说的去做,这是我最终的希望”。
蒋介石是浙江奉化人,他的家乡对客死异乡未能及时落葬者,采纳将棺木放在离地三寸高的当地,一起把四角垫高。这种殡葬方法叫作浮厝,为的是往后便利子孙后代搬迁祖先遗体。
至于蒋介石穿七条裤子入殓之事,夫人宋美龄在晚年承受媒体采访时,才揭开了谜底,她轻描淡写地说了八个字:“这是他老家的说法。” 涵义着落叶归根。
蒋介石期盼祖国统一,想荣归故里的心思从未改变过,怎么办世事变幻,白云苍狗,他们父子的灵枢都停放在慈湖,等待着回归家乡。